您是否想了解如何透過重大疾病保險來有效防範疾病風險?「重大疾病七項」是金管會規定的七種嚴重疾病,包括癌症、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末期腎病變、腦中風後障礙、癱瘓和重大器官移植。這七項疾病中,有五項與國人常見的十大死因息息相關。除了「重大疾病七項」,還有重大傷病險和嚴重特定傷病險,三者保障範圍不同,理賠條件也有所差異。重大傷病險主要理賠健保局認定的22類疾病,而嚴重特定傷病險則涵蓋更多疾病,並可能包含「重大疾病七項」。了解三者的差異,就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障方案,有效守護健康財務。
重大疾病七項:認識重大傷病險
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疾病,不僅是身心煎熬,更可能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為了有效防範疾病風險,保障自身財務安全,了解「重大疾病七項」及其相關保險知識至關重要。
「重大疾病七項」是指金管會所定義的七項重大疾病,這些疾病涵蓋了國人常見的疾病死因,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
「重大疾病七項」包含:
1) 癌症(重度)
2) 急性心肌梗塞(重度)
3)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4) 末期腎病變
5) 腦中風後障礙(重度)
6) 癱瘓(重度)
7) 重大器官移植
這七項疾病不僅影響個人健康,更可能導致龐大的醫療費用、收入損失,甚至影響家庭經濟。因此,投保重大疾病險,可以有效轉嫁風險,減輕經濟負擔,讓您在面對疾病時能安心治療,無後顧之憂。
然而,除了重大疾病險,市面上還有其他保障疾病風險的保險,例如重大傷病險和嚴重特定傷病險。這三種保險的保障範圍和理賠條件各有不同,您需要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最合適的保障方案。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三種保險的差異,並提供投保重大疾病險的實務建議,讓您更清楚了解如何選擇最有利的保障方案,有效防範疾病風險,守護您的財務安全。
重大疾病乙型是什麼?
重大疾病險甲型指的是保障上述7項疾病。然而這7項疾病中,有4項需要「重度」才能理賠,考量到疾病需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保險公司另外推出重大疾病險乙型,將這4項疾病的輕度階段納入保障。像是輕度癌症(如原位癌/第0期癌症),重大疾病甲型無法理賠,而重大疾病乙型則可以理賠。
整理甲型、乙型保障之疾病範圍如下:
- 重大疾病甲型:保障七項重大疾病的「重度」階段,包含癌症、心臟病、腦中風、急性腎衰竭、肝硬化、重大器官移植、癱瘓。
- 重大疾病乙型:除了保障上述七項疾病的「重度」階段外,還額外保障四項疾病的「輕度」階段,包含癌症、心臟病、腦中風、急性腎衰竭的輕度階段。
舉例來說,如果罹患了原位癌(第0期癌症),重大疾病甲型無法理賠,而重大疾病乙型則可以理賠。 乙型保障範圍較廣,但保費也相對較高。 此外,乙型的理賠金額通常比甲型低,常見的理賠金額是保額的10%。
因此,購買重大疾病保險時,需要根據自身需求和財務狀況做出選擇。 如果預算有限,購買重大疾病甲型就已經足夠。 如果想要更全面的保障,可以考慮購買重大疾病乙型。
重大疾病七項.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重大疾病和重大傷病有什麼區別?
許多人對於「重大疾病」和「重大傷病」的差異感到困惑,甚至認為兩者保障範圍相同。事實上,兩者在理賠條件、保障範圍和申請程序上都有顯著差異,需要仔細區分。
所謂的「重大疾病」也就是需要有醫師證明,始得申請理賠;而「重大傷病」,需取得健保局重大傷病卡(遺傳性或先天性的疾病、職業病除外),才可申請理賠,另2021年7月1日起,會另行增加一種理賠依據,可由區域醫院層級以上開立符合投保或續保當時健保重大傷病範圍的診斷書(註1)。
「重大疾病險」著重於保障特定疾病,例如癌症、心臟病、腦中風等。理賠需要由醫師開立證明,確認符合保險條款規定的疾病診斷。舉例來說,若您罹患的是「惡性腫瘤」,但保險條款規定需為「原位癌」才能理賠,即使您確診為惡性腫瘤,也可能無法獲得理賠。
「重大傷病險」則保障健保局認定的重大傷病,這類疾病通常具有較高的醫療費用或較長的治療時間,例如器官移植、罕見疾病、慢性腎衰竭等。理賠需要取得健保局重大傷病卡,證明您符合健保局的認定標準。
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保障理賠範圍不同。重大疾病險保障範圍較窄,但理賠條件相對容易。重大傷病險保障範圍較廣,但理賠條件較嚴格。
舉例來說,若您罹患的是「慢性腎衰竭」,但您沒有取得健保局重大傷病卡,則無法申請重大傷病險理賠。但若您投保的是重大疾病險,且保險條款有包含「慢性腎衰竭」,則您可能可以獲得理賠。
因此,在選擇重大疾病險或重大傷病險時,應根據自身需求和財務狀況,仔細評估兩者的保障範圍和理賠條件,選擇最適合的方案。
(註1:健保局重大傷病範圍會定期更新,建議您定期查詢最新資訊。)
項目 | 重大疾病 | 重大傷病 |
---|---|---|
理賠條件 | 需有醫師證明 | 需取得健保局重大傷病卡或由區域醫院層級以上開立符合投保或續保當時健保重大傷病範圍的診斷書 |
保障範圍 | 特定疾病,例如癌症、心臟病、腦中風等 | 健保局認定的重大傷病,例如器官移植、罕見疾病、慢性腎衰竭等 |
理賠條件難易 | 較容易 | 較嚴格 |
保障範圍廣度 | 較窄 | 較廣 |
癌症風險的防範:重大疾病險的關鍵角色
癌症,是現代人最擔心的疾病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癌症已連續40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顯示其對生命的威脅不容小覷。面對癌症帶來的醫療費用、生活開銷、收入損失等巨大壓力,重大疾病險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為您提供經濟上的保障,讓您在面對疾病時能安心治療,不至於因龐大的醫療費用而陷入困境。
重大疾病險針對癌症的保障,通常會包含多種癌症分級,例如早期癌症、中期癌症、晚期癌症,以及特定癌症,例如肺癌、乳癌、大腸癌等。不同的癌症分級和特定癌症,會影響理賠金額和理賠條件。因此,在選擇重大疾病險時,務必仔細閱讀條款,了解保障範圍和理賠條件,才能確保自己能獲得所需的保障。
舉例來說,有些重大疾病險針對早期癌症的理賠金額較低,甚至只提供一次性給付,而針對晚期癌症則提供較高的理賠金額,甚至提供定期給付,以協助您支付長期治療費用。此外,有些重大疾病險會針對特定癌症提供額外的保障,例如提供癌症治療費用或癌症復健費用等。
除了癌症的保障外,重大疾病險也涵蓋其他六項重大疾病,例如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末期腎病變、癱瘓及重大器官移植。這些疾病的治療費用同樣高昂,重大疾病險能提供您及家人經濟上的支持,讓您安心面對疾病的挑戰。
選擇重大疾病險時,除了保障範圍外,還需要考慮保額、保險公司、保費等因素。建議您諮詢專業的保險理財顧問,根據自身需求和財務狀況,選擇最適合的重大疾病險方案。
重症疾病不納入DRGs範圍內有哪些?
在DRGs制度下,部分重症疾病並未納入其計算範圍,例如:癌症、重大精神病、血友病、愛滋病、罕見疾病、早產安胎、難產等。這類疾病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的住院治療,且醫療費用也相對高昂。因此,DRGs制度並未將這些疾病納入計算範圍,以避免醫院因照顧這些病人而蒙受經濟損失,進而影響醫療品質。
然而,即使某些重症疾病不納入DRGs範圍,醫院也必須提供適切的醫療照護。若醫院認定因病患病情複雜因素,造成醫療耗用高於預期,應於病歷中詳細說明理由,並可向健保署申請專業審查核實支付。這表示,即使病患罹患的疾病不在DRGs計算範圍內,健保署仍會依據實際醫療需求進行審查,並依法支付合理的醫療費用。
此外,許多人擔心住院日期已滿但病還沒好,醫院會出現「趕人」的行為。這也是DRGs制度實施後,病患和家屬普遍擔憂的問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病患和家屬應積極與醫療團隊溝通,了解自身病情狀況,並確認是否需要繼續住院治療。若醫院認為病患已無住院必要,應提供詳細的說明,並協助病患轉往其他醫療機構或居家照護。若病患和家屬對醫院的決定有疑慮,可尋求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的協助,以保障自身權益。
總之,雖然DRGs制度的實施,在醫療費用控管上扮演重要角色,但也可能造成某些重症疾病患者的醫療照護受到影響。因此,病患和家屬應了解相關資訊,並積極與醫療團隊溝通,以確保獲得適切的醫療照護。
重大疾病七項結論
面對疾病風險,投保適當的保險方案至關重要。本文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重大疾病七項」的定義和涵蓋範圍,並比較了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和嚴重特定傷病險的差異,希望能讓您更了解不同保險的保障範圍和理賠條件,幫助您做出明智的選擇。
無論是「重大疾病七項」中的癌症、心血管疾病,還是其他重大傷病,都可能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投保重大疾病險,可以有效轉嫁風險,減輕經濟壓力,讓您在面對疾病時能安心治療,無後顧之憂。
在選擇保險方案時,建議您根據自身需求和財務狀況,諮詢專業的保險理財顧問,制定最適合的保障策略。唯有掌握相關知識,才能有效防範疾病風險,守護您的健康和財務安全。
重大疾病七項 常見問題快速FAQ
重大疾病險和重大傷病險,到底該選哪一種?
重大疾病險和重大傷病險的保障範圍和理賠條件不同,選擇哪一種要根據您的需求和預算。重大疾病險保障範圍較窄,但理賠條件相對容易,適合注重特定疾病保障的人。重大傷病險保障範圍較廣,但理賠條件較嚴格,適合想要更全面保障的人。建議您諮詢專業的保險理財顧問,根據自身需求和財務狀況,選擇最適合的保障方案。
重大疾病險要保多少才夠?
重大疾病險的保額建議至少能涵蓋您在罹患疾病期間的醫療費用、生活開銷和收入損失。建議您參考以下因素來決定保額:
- 醫療費用:包括住院費用、手術費用、藥物費用、復健費用等。
- 生活開銷:包括房租、水電、伙食、交通等日常開銷。
- 收入損失:包括工作收入、投資收益等損失。
- 家庭狀況:包括家人人數、撫養子女等情況。
建議您諮詢專業的保險理財顧問,根據自身需求和財務狀況,制定適合的保額規劃。
重大疾病險的保費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嗎?
是的,重大疾病險的保費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這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罹患重大疾病的風險也會隨之提高,因此保險公司會根據風險狀況調整保費。此外,保險公司還會根據您的健康狀況、職業類別、吸菸習慣等因素調整保費。建議您盡早投保,以獲得較低的保費。